上海森兴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
   
     
联系热线
  • 联系人:付
  • 电 话:13120706878
  • 邮箱:sxybio@163.com
  • 地 址:朱家角镇康业路388弄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技术文章

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如何培养!

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(OPCs)的培养是一系列复杂而细致的过程,具体操作步骤如下,这里以新生大鼠为模型进行说明:

第一步:准备与消毒
1. 实验室准备:确保所有器具、耗材已灭菌,实验空间清洁,操作台面无菌。
2. 个人防护:穿戴实验服、口罩、手套,必要时佩戴护目镜。

第二步:组织获取
1. 麻醉与牺牲:按照伦理指南,对新生大鼠实施人道牺牲后,迅速取出大脑。
2. 解剖与清洗:小心剥离大脑外膜,分离大脑各部位,重点收集富含OPCs的白质区。

第三步:细胞分散
1. 机械与酶消化:将白质切碎,加入适量消化酶(如胶原酶和DNA酶)混合,温浴促进组织分解。
2. 过滤与洗涤:通过滤网去除未消化组织块,用PBS缓冲液反复洗涤细胞悬液。

第四步:密度梯度离心
1. 配制离心溶液:使用Percol或OptiPrep等介质按比例调配密度梯度。
2. 离心:将细胞悬液沿壁缓缓加入,低温下离心分离,收集介于两相之间的细胞层。

第五步:细胞培养
1. 初次接种:将分离的细胞重悬于含有PDGF-AA和bFGF等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,均匀分布于已涂布胶原或聚赖氨酸的培养皿或板上。
2. 放置CO?培养箱:置于37°C,5% CO?环境中静置培养。

第六步:细胞维持
1. 换液:每隔2天更换一半的新鲜培养基,保持环境新鲜,促进细胞健康生长。
2. 观察与记录:定期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,拍照记录,监测生长状态。

第七步:传代
1. 消化:当细胞达到80%-90%汇合率时,用胰蛋白酶消化,轻轻吹打分散细胞。
2. 重新接种:稀释后按合适密度重新接种至新的培养器皿继续培养。

第八步:诱导分化
1. 去生长因子:逐渐降低直至完全去除PDGF-AA和bFGF,引入分化诱导剂(如T3)。
2. 分化监测:持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,免疫荧光染色确认OPCs向成熟少突胶质细胞转变。

第九步:功能性验证
1. 髓鞘形成:通过共培养实验,检测OPCs是否能在适宜条件下促进轴突髓鞘化,评估其生理功能。

注意事项
- 全程无菌操作:防止污染,定期紫外线照射培养室。
- 温和处理细胞:避免过度吹打,以免损伤细胞。
- 实验记录:详细记录每个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,方便追踪问题和复现实验。

成功的大鼠OPCs培养需要耐心和精确的技能,建议初学者在有经验的导师指导下逐步掌握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新型培养体系不断优化,未来有望简化这一流程,提高效率和成功率。
联系方式
Q Q:
微信扫一扫